教师名录
王晓宇,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,博士生导师,智能制造系主任、新型光源技术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,人机共融控制实验室(HRCM Lab)负责人。入选国家“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”,江苏省双创博士计划。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(UCLA)机械与航空航天系,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宇航学院自动控制专业。
近十年来,主要开展人脑动作意图感知-理解与识别;人-机器人共享控制;大国工匠型自主智能机器人;增材过程多物理场协同感知、自主动态规划与自适应控制等技术研究;主持国家重大专项(军口)前沿创新重大项目课题、国家重大工程(军口)8-6项目课题、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课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专项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,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防基础科研重大、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成果转化、美国国家自然基金、美国海军专项基金等项目研究。
提出眼动-脑电复合人脑意图特征传感识别、动作意图识别驱动的大国工匠具身智能机器人、人-机器人融合协同控制等技术方法,揭示技能大师作业过程眼动-脑电波特征规律,弧焊/增材过程熔池-波形演变机制,发明近红外视觉协同感知焊接-增材过程缺陷演变规律和机器人自适应控制技术,研制恶劣危害场景人机协同遥控操作、多机器人协同智能控制等智能制造装备,突破残疾人眼动信息驱动的机器人操控、GIL管双机器人双面双弧机器视觉驱动的协同熔透熔深控制等关键技术,研究成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,Virtual and Physical Prototyping、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、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-A/Solids等10余篇高水平文章,拥有发明专利10余件、获江苏省科技奖二等奖1项、中国兵器工业科技二等奖1项、江苏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。
本人坚定践行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深入融合发展,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,积极融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,创立人-机器人共融协同智能控制实验室,以机器人、泛在感知、自适应控制、多金属增材成型、智能复合制造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为基础,赋能动作意图识别、垂直大模型、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,开拓跨专业、交叉学科的人-机融合共享控制和大国工匠型自主智能机器人技术;与美国加州大学、范德堡大学、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、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、香港城市大学等海外高校保持长期合作。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创新立意,强调教学相长、师生共融创新发展。每年招收2名博士研究生、2-3名硕士。欢迎智能制造、机械工程、自动控制、机器人、材料成型与控制等相关专业以及对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报考。
2023.12-至今,东南大学,机械工程学院,教授
2022.2-2023.11,东南大学,机械工程学院,副研究员
2013.7-2022.10,江苏省相关企业、研究院参与技术研发
机电控制技术
计算机程序设计(下)
江苏省科技二等奖(排二)
中国兵器工业科技二等奖
江苏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
代表性著作:
[1] Xiaoyu Wang, Veronica J. Santos, Gaze-BasedShared Autonomy Framework With Real-Time Action Primitive Recognition for RobotManipulators,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Engineering , 2023, 31:4306-4317.
[2] Xiaoyu Wang, Alireza Haji Fathaliyan,Veronica J. Santos, Toward Shared Autonomy Control Schemes for Human-RobotSystems: Action Primitive Recognition Using Eye Gaze Features, Frontiers inNeurorobotics, 2020, 14: 567571.
[3] Xiaoyong Zhang, Xiaoyu Wang, et al., Effect of droplet transition on arcmorphology, Mn evapor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during the CMT welding with highnitrogen Cr-Mn steel,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, 2023, 85: 527-543.
[4] Jianzhong Zhou, Qiang Gao, Xiaoyu Wang, et al., Energy absorption of a novelauxetic structure reinforced by embedding tubes, 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-A/Solids, 2024, 106: 105338.
[5] Yongzhe Li, Xiaoyu Wang, et al., Wire-arc directed energydeposition of metal using a tendon-driven soft robotic gun: Prototyping andconceptual validation. Virtual and Physical Prototyping, 2024, 19(1),e2369720.
主持项目
[1] 国家重大专项(军口)前沿创新重大项目课题,大型多维复杂XXX增材成形智能控制技术,420万,2023-2025
[2] 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,200万,2024-2026
[3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弧焊动作意图驱动的机器人智能焊接机制和方法,30万,2025-2027
[4] 国家重大工程(军口)8-6项目课题,XXX结构微束自适应焊接技术,690万,2024-2026
[5] 国家KGJ基础科研重大项目课题,200万,2025-2027
[6] KGJ重点项目课题,XXX弧焊机器人遥操作技术,74.5万,2023-2025
[7] 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,光纤-电信号一体化电缆制造自适应控制技术,100万,2023-2026
[6] 企业委托研发项目,六自由度仿人动作焊枪平台轨迹规划与智能控制技术,120万,2024-2026
参与项目
[1] 国家重大专项(JKW)1XX工程项目课题,X智能感知及优化控制技术,400万,2023-2025
[2] 江苏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项目,极地现场修复制造工艺与制造,310万,2023-2027
[3] 江苏省成果转化项目,输电GIL系统铝合金螺旋管自适应焊接,1000万
[4] KGJ基础科研重点项目,大型钛合金构件充氩环境人机协同高效焊接,900万
王晓宇,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,博士生导师,智能制造系主任、新型光源技术及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,人机共融控制实验室(HRCM Lab)负责人。入选国家“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”,江苏省双创博士计划。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(UCLA)机械与航空航天系,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宇航学院自动控制专业。
近十年来,主要开展人脑动作意图感知-理解与识别;人-机器人共享控制;大国工匠型自主智能机器人;增材过程多物理场协同感知、自主动态规划与自适应控制等技术研究;主持国家重大专项(军口)前沿创新重大项目课题、国家重大工程(军口)8-6项目课题、国防基础科研重点项目课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专项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,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防基础科研重大、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成果转化、美国国家自然基金、美国海军专项基金等项目研究。
提出眼动-脑电复合人脑意图特征传感识别、动作意图识别驱动的大国工匠具身智能机器人、人-机器人融合协同控制等技术方法,揭示技能大师作业过程眼动-脑电波特征规律,弧焊/增材过程熔池-波形演变机制,发明近红外视觉协同感知焊接-增材过程缺陷演变规律和机器人自适应控制技术,研制恶劣危害场景人机协同遥控操作、多机器人协同智能控制等智能制造装备,突破残疾人眼动信息驱动的机器人操控、GIL管双机器人双面双弧机器视觉驱动的协同熔透熔深控制等关键技术,研究成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,Virtual and Physical Prototyping、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、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-A/Solids等10余篇高水平文章,拥有发明专利10余件、获江苏省科技奖二等奖1项、中国兵器工业科技二等奖1项、江苏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。
本人坚定践行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深入融合发展,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,积极融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,创立人-机器人共融协同智能控制实验室,以机器人、泛在感知、自适应控制、多金属增材成型、智能复合制造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为基础,赋能动作意图识别、垂直大模型、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,开拓跨专业、交叉学科的人-机融合共享控制和大国工匠型自主智能机器人技术;与美国加州大学、范德堡大学、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、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、香港城市大学等海外高校保持长期合作。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创新立意,强调教学相长、师生共融创新发展。每年招收2名博士研究生、2-3名硕士。欢迎智能制造、机械工程、自动控制、机器人、材料成型与控制等相关专业以及对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方向感兴趣的同学报考。
代表性著作:
[1] Xiaoyu Wang, Veronica J. Santos, Gaze-BasedShared Autonomy Framework With Real-Time Action Primitive Recognition for RobotManipulators,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Engineering , 2023, 31:4306-4317.
[2] Xiaoyu Wang, Alireza Haji Fathaliyan,Veronica J. Santos, Toward Shared Autonomy Control Schemes for Human-RobotSystems: Action Primitive Recognition Using Eye Gaze Features, Frontiers inNeurorobotics, 2020, 14: 567571.
[3] Xiaoyong Zhang, Xiaoyu Wang, et al., Effect of droplet transition on arcmorphology, Mn evapor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during the CMT welding with highnitrogen Cr-Mn steel,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, 2023, 85: 527-543.
[4] Jianzhong Zhou, Qiang Gao, Xiaoyu Wang, et al., Energy absorption of a novelauxetic structure reinforced by embedding tubes, 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-A/Solids, 2024, 106: 105338.
[5] Yongzhe Li, Xiaoyu Wang, et al., Wire-arc directed energydeposition of metal using a tendon-driven soft robotic gun: Prototyping andconceptual validation. Virtual and Physical Prototyping, 2024, 19(1),e2369720.
主持项目
[1] 国家重大专项(军口)前沿创新重大项目课题,大型多维复杂XXX增材成形智能控制技术,420万,2023-2025
[2] 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,200万,2024-2026
[3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弧焊动作意图驱动的机器人智能焊接机制和方法,30万,2025-2027
[4] 国家重大工程(军口)8-6项目课题,XXX结构微束自适应焊接技术,690万,2024-2026
[5] 国家KGJ基础科研重大项目课题,200万,2025-2027
[6] KGJ重点项目课题,XXX弧焊机器人遥操作技术,74.5万,2023-2025
[7] 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,光纤-电信号一体化电缆制造自适应控制技术,100万,2023-2026
[6] 企业委托研发项目,六自由度仿人动作焊枪平台轨迹规划与智能控制技术,120万,2024-2026
参与项目
[1] 国家重大专项(JKW)1XX工程项目课题,X智能感知及优化控制技术,400万,2023-2025
[2] 江苏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项目,极地现场修复制造工艺与制造,310万,2023-2027
[3] 江苏省成果转化项目,输电GIL系统铝合金螺旋管自适应焊接,1000万
[4] KGJ基础科研重点项目,大型钛合金构件充氩环境人机协同高效焊接,900万